点击数:17092021-03-02 00:00:00 来源: 国新网
3月1日,国新办举行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。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、总工程师、新闻发言人田玉龙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介绍,“十三五”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总体是非常骄人的,产业规模不断增长。据测算,2020年我国集成电路销售收入达8848亿元,平均增长率达20%,为同期全球集成电路产业增速的3倍。技术创新上也不断取得突破,制造工艺、封装技术、关键设备材料都有明显大幅提升。企业实力稳定提高,在设计、制造、封测等产业链上涌现出一批新的龙头企业。
我国高度重视芯片产业、集成电路产业,发布了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,全面优化完善高质量发展芯片和集成电路产业的有关环境政策。主要有几项措施:一是加大企业减税力度。对集成电路企业自获利年度开始减免企业所得税,对企业发展给予了很大推动力。二是在基础方面进一步加强提升。芯片的材料、工艺、设备,涉及较长产业链。只有把基础打扎实了,才能不断创新和发展。另外,集成电路产业本身也需要很好的生态环境,搭建平台、优化生态是非常关键的。芯片产业发展靠应用引导,汽车、工业、医疗、教育,特别是疫情以来线上经济、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,为芯片产业发展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市场。芯片产业发展还依赖于人才,所以在人才储备、人才培养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。芯片产业是一个全球性产业链,要加大合作。
田玉龙表示,芯片产业发展面临机遇,也面临挑战,需在全球范围内加强合作,共同打造芯片产业链,使它更加健康可持续发展,不仅为中国的信息化社会发展提供支撑,也为全球信息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。
上一页1下一页 |